一、项目概述:
本方案旨在为黑龙江市内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基于STM32与ESP8266/esp32等主流微控制器的物联网开发平台,涵盖硬件设计到软件应用层面。该系统将结合4G和Cat1通信模块以及合宙LuatOS操作系统进行扩展功能实现。
二、详细的功能介绍:
- 核心控制单元:STM32单片机开发- 选择高性能的STM32F103系列微控制器,集成先进的ARM Cortex-M内核。此模块主要负责数据处理、计算逻辑和系统管理。
- 无线通信:ESP8266/esp32模组- 提供Wi-Fi连接功能,并支持蓝牙传输技术;Cat1与4G网络通讯方案,适用于更广泛的联网应用场景
- 数据采集模块:传感器集成开发 - 包括温度、湿度感应器等环境监测设备。通过I2C或SPI接口连接到主控板。
- 外部存储扩展:SPI Flash和SD卡- 提供额外的数据缓存空间,适合大量信息记录需求
- 用户界面显示:TFT LCD显示屏 - 用于实时数据显示与人机交互功能实现。支持触控操作。
- 电源管理:LDO线性稳压器- 确保系统稳定供电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
- 选择STM32系列单片机是因为其强大的运算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支持。
- ESP8266/esp32模组因其低成本和高性能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,且具备良好的社区资源和技术文档支撑。
- Cat1通信模块以其低功耗、广覆盖的特点适合于移动设备的连接需求。4G网络则能满足高带宽传输场景的应用要求
- 预计整个项目从启动到完成需要大约12个月的时间,其中包括了设计阶段(3-4月)、研发实施期(6-7月)和测试调整时间。
- 技术难点:- 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硬件兼容性问题、软件平台适配难题以及无线通信稳定性挑战等
- 项目团队需要包括产品经理1名,项目经理2名,架构师3人, 硬件工程师4位和嵌入式软件开发员5至6个。
三、技术选型及考量因素分析:
四、开发周期与技术难点预估:
五、人员配置建议:
